|
探秘池州人身边的非遗,你知道多少? -凯发真人浏览数:1378次
今天上午10点,祁红老厂润思红直播准时进行,在两个小时的直播过程中,我们随着心怡姐姐来到了颇具时代特色的外贸仓,职工之家,安徽省祁红审评检验小组,现代化的包装车间,中国茶叶界现存最古老、规制最高、目前仍在使用的百年祁红木仓,建国初期的制茶车间,建国初期手工拣场,还体验了传统祁门红茶非遗制作技艺,观看优美的茶艺表演…… 下面我们就通过图片一起来走进历经67年风雨的贵池老茶厂。 在厂内办公楼前有一棵老枫树,数十年来默默见证着茶厂的发展,我们就在这棵枫树下设茶席品茶,共同回忆当年茶厂的盛况。 1950年,中苏贸易协定签署,祁红以地名红茶单独出口苏联。中国茶业公司受命选址建设大型茶厂,生产祁门红茶。 1950年2月,“中国茶业公司贵池茶厂”在池州市池口大规模兴建,最多的时候有超过千人同时在厂内工作。 2003年,贵池茶厂整体改制为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,并沿用“润思”商标。67年来,老厂区的这些厂房和设备一直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使用。如今,这些凝聚着祁红产业历史积淀的工业遗存,已经成为整个祁红行业乃至中国茶行业的集体记忆。2017年12月,润思祁门红茶老厂房被中国文物学会、中国建筑学会评为“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”,成为中国茶业行业宝贵的历史记忆。 外贸仓内摆放着很多等待出口的红茶,以前,茶厂的红茶主要销往西欧、俄罗斯,喝红茶并不是普通人能享受到的。而现在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,大部分红茶已经都已经转为内销。 无尘生产车间 已经锈迹斑斑的电线杆还矗立在厂内 墙上挂满了奖项,这还只是一小部分 南京生产的地磅 至今还在使用的祁红木仓,全部由实木建成,而木材全部来自大兴安岭,在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的年代还能坚持用大兴安岭的松木,无不反映出老茶厂对制茶环境的高标准。 远处看向厂房墙壁上的排水管道,乍一看还以为是铁制品,靠近一看才发现是陶制品,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当年特质的陶制管道,使用67年还能完好无损。 初制教学车间三位有着30多年的制茶经验的师傅正在忙碌着,看似普通的筛茶,师傅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充满着艺术感,手臂不动,仅靠手腕的力量就能完成,一问才知道,要花三年你的时间才能练好这一个步骤。 烘笼 墙上手写的工作职责隐约透露出当年的繁忙的场景 非遗传承人王松柏介绍,在春茶季的时候润思的制茶师父会分别前往润思的13个基地,和当地的茶农一起完成祁红的初制。而师傅们展示的是祁红精制工艺非常复杂,而精制的过程又要在无风的环境下进行操作,师傅身上的衣服一直没干过。 建国初期手工拣场,当年就是两名女工面对面而坐,在桌面上半圆的位置上手工拣茶。 润思非遗传承人程晓祥简单展示红茶审评检验过程,首先用特制天平取5克茶叶放入特制杯中。 再倒入150克开水冲泡5分钟,图中可以看到计时用的沙漏。 专业的手法 最后将茶汤倒入杯中然后就是闻茶香、观茶色、品茶味以及其他流程了。 篇幅有限在这里就不能一一介绍了,大家可以自行前往参观哦,老茶厂也欢迎每一位追寻记忆的参观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