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专注制茶 只为薪火相传 ——“走进润思祁红”系列报道之四-凯发真人浏览数:320次
作者:钱雪梅 来源:池州日报 编辑:润思祁红 都说老员工是宝,润思也有着一批批这样的老员工,他们的成长见证了整个润思的发展历程,正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与创新,因为那份工匠精神,才成就了润思今日辉煌的业绩。 汪松柏:37年只做“茶业”一件事 37年只做一件事,匠心永传承。汪松柏是国润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,池州市授予的祁红制作技能大师,也是厂内被公认的“老茶人”。 汪松柏于 1980 年进入老贵池茶厂。进厂必须先从学徒做起,不能单独拼配茶叶。 “以为看上几个月就能上手操作,没想到一看就是四五年”。汪松柏说,各等级茶叶的标准不同,工人必须根据外观、内质上的8项因子对茶叶进行拼配,这是门技术活,不到一定火候不准单独上手。这让他意识到,要想掌握一门技艺,必须经过时间的磨练,师傅从黑发练到了白发,而五年对他来说算不上什么,如果一生只用心做好一件事,相信一定会有所成就。 凭着这股踏实专注劲,几年后,汪松柏当上了成品组组长。“那时抓的第一件大事是源头把控质量。”汪松柏说,当时改革开放初期,有人放杂物重物来充当茶叶,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他创新了验收方法,对每人送来的原料批次做出标识。这样一来,出现问题可以追根溯源,一次性解决了源头质量的问题。 改制后,由于企业生产全部用煤,而这会对市区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,政府要求企业集体搬迁。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,汪松柏大胆创新,实施煤改气,使得企业做到了零污染,最后企业在市区保留了下来。后期随着润思名气的做大,汪松柏又在厂内改建了两条萎凋槽,让客户亲身体验茶叶加工,使得润思的口碑进一步提升。 “做茶是件苦差事,但若爱茶就是件幸福的事,我这一生就只做了这件幸福的事。”采访时,汪松柏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。也许润思正是因为有着一批批像他一样的“爱茶人”,才能恒久远。 程军平:子承父业 曾发誓制茶技术超过父亲 程军平可谓是润思的技术骨干,但是却“不善言辞”。记者采访他时,他正在润思霄坑基地忙活着。今年50岁的他已经有32年的茶叶工龄了,虽然整个人看起来很瘦,但是眼神里却透露着“精神”。 谈起制茶的历史,程军平笑呵呵地表示:那得从父辈们开始说起。原来,程军平祖籍在江西婺源县,那时婺源县以茶、木为主,老百姓个个都是制茶能手。他的父亲、二哥、叔叔都以茶为生,父亲也是个制茶能手。国润的前身是老贵池茶厂,实力非常雄厚,父亲也因为过硬的制茶技术而进了厂。 1985年,父亲退休。18岁的程军平接过父亲手中的活,并发誓不会给父亲丢脸。经过3年的学徒生涯,程军平正式转正。原本可以被分配到其他岗位,但是因为爱惜制茶这门技艺,他毅然选择留在制茶车间。他还曾经和父亲夸下海口:“这制茶的功夫,我以后一定会比你强”。经过车间的几年打磨,程军平越发觉得自己对茶叶的理论认识不够,于是专门在老池州供销学校上了3年的中专函授班,学习茶艺加工及检验。 “每做一批次茶,都特别有成就感,觉得那就是自己的作品。”对于茶叶,程军平有着说不尽的感情,他告诉记者,制茶的最高境界是“茶糊涂”,最后全部靠的就是感觉。可是,感觉这种东西是无法去教别人的。如今,很少有人能够沉下心来研究制茶,他担心手工制茶将会成为历史版本,希望能够找到好的方法去传承它。 汪贵帆:制茶人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 采访中,记者发现,有着60多年历史的国润之所以在各个历史关键点突破茶叶瓶颈期,与厂内的一群有着创新思维的“老员工”有很大关系,而汪贵帆就是这方面杰出的人才。 起初见到汪贵帆,记者以为他是一位30出头的年轻小伙。干净利落的白衬衣外套着一件深色的时尚大衣,显得年轻却不失稳重。交谈之后才知,原来他进润思已有32年。 汪贵帆说,茶叶是个传统行业,但传统行业也要跟上时代步伐,不断创新产品。 2003 年,老贵池茶厂改制后,面对着茶叶萧条的行情,汪贵帆表示:必须重新布局国内外的茶叶营销。用过硬品质、及时交货、良好服务这三大法宝稳定国外客户,然后积极开拓国内市场,增加花色品种,专门研发满足东北市场要求的小包装茶叶。到目前为止,那时开发的一些经典小包装茶叶仍然畅销到现在。 虽然是厂里的老员工,但汪贵帆的思想一直很前卫。2009年之前,他便嗅到了网销的重要性,开启润思的网销之路。2009年之后,他越发觉得应该将网销做成正规军。于是,当即与池州学院合作,整体接收四名电子商务系的大学生,将润思进驻淘宝商城。 “你招这四个人来整天呆在屋子里难道能把茶叶卖掉?”对于汪贵帆的做法,很多老员工起初并不理解。然而,他却坚持自己的做法。事实证明,他的做法是对的。一个月后,商城的产品越销越旺。如今,润思的电商也已经由年营业额不足10万上升到年营业额接近千万的业绩。
|